报名电话:020-85601369
13903065042
地址: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二楼正南面广东晓武太极拳俱乐部(天河城北门过马路正对面)
欢迎关注广东晓武太极拳俱乐部二维码
媒体报道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太极风采 >> 媒体报道
文/记者 张华 图/记者 吴万生 实习生 游思行
时下,城市人工作压力大,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。所以,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掀起了体育健身运动热潮。记者在体育中心遇到了一群时尚白领,他们追捧的不是瑜珈也不是肚皮舞,而是
太极拳能健身也能防身
太极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我们常见到一些
“这是人们对太极运动的一些偏见”,张晓武说,“简化的24式太极拳实际上只是‘太极操’而已,并不属于太极拳范畴。其实,太极拳快起来比南拳、
抖大杆能治愈鼻炎
古语说“太极十年不出门”,说的就是练习太极不容易,很艰苦。张晓武说,来学太极拳的白领都要从关节操开始,历经调气、抖大杆、打拳等一系列系统的训练。而抖大杆则是
太极拳更重内在精神冶炼
打太极拳姿势飘逸、动作刚柔相济,很富有观赏性,这与太极拳要求举手投足立身中正、松静自然有很大的关系。张晓武说,太极拳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,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、身心合一,以达到心旷神怡的忘我境界。修炼太极拳时,起初让人去硬求柔,性情暴躁的人,通过习拳可戒急躁,可求稳重。
记者看到学员练拳时表情姿势松静自然,即使大汗淋漓也没人说热。原来练太极拳让人全身放松,内心清静。这在精神上是一种解脱,一种洗涤。尤其在压力与日剧增的现代社会中,很多职场人士很难调整好心态。张晓武说,太极拳理根“太极”,而太极理论强调“刚柔相济、阴阳互补”,这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上不要走极端,保持中和。与人交往上,不能过于偏激。不少学员由于自身工作出色,遭人嫉恨,却能泰然处之。可见,修炼太极拳还起一种精神调节作用。
练太极拳的误区
修炼太极拳有10字要决:科学、准确、有度、系统、持续。目前,人们在练习太极拳时存在不少误区。
1、
张晓武解析:修炼太极拳有10个字的要诀:科学、准确、有度、系统、持续。太极拳最讲究“熊经鸟生、吐故纳新”的调气原则,所以,太极拳运动必须配合专门的呼吸训练,调不好气,练习太极拳就容易造成闭气,使身体内脏、关节受到损伤。宋先生在烈士陵园结识了一位练了20年太极拳的朋友,所以就让这位“师傅”教授自己太极拳,结果练了半年之后,功力非但没有进步,还发现,自己一抬高手臂,整个胳臂就发抖。原来这位师傅只会教授架势,不懂得如何教授调气和呼吸。
2、在江边或空调房里练太极拳
张晓武解析:练太极拳不受时间和处所的限制,只要3-5平米足够。但练习太极拳最好不要在江边,因为江边湿气大,练太极拳出汗后,皮肤毛孔舒张,此时“湿邪”易入侵,造成关节炎。古语说“汗流浃背,不发喘”,练太极拳时出一身汗,让身体自然排毒,一身轻松,所以也不建议在空调房里打太极拳。
3、边放音乐边打太极拳
张晓武解析:虽然中老年人练习的多是“简化的24式太极拳”,即使是这样的太极拳也不能一心二用,练太极拳心境如不能入境的话,很难收到效果。
4、打太极拳时,眼跟手走
张晓武解析:打太极拳时,眼跟手走,这是绝对的错误。俗话说的“低头猫腰学艺不高”说得就是姿势不当很难学好太极拳。眼跟手走不仅视野窄,不能洞察敌情的变化,弄不好还会让自己晕头转向。
(倩茹/编制)